|
|
导读: 但钢铁业的重组一直都是未解难题,尤其是业内人士一直提倡的跨区域重组,进展极其缓慢。因此,才出现了由政府主导,强力推动省域内钢企重组的现象。而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当属河北钢铁与山东钢铁。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河北钢铁)整合后的规模优势开始显现。 3月10日公布的2009年全球钢铁企业粗钢产量20强排名显示,河北钢铁集团粗钢产量突破4000万吨,升至第二,宝钢集团公司排名第三。此外,进入前10名的中国钢铁企业还包括:武钢集团(第五),鞍本集团(第六),沙钢集团(第七)。 此前,鞍钢与本钢整合后,2006年的粗钢产量曾超过宝钢,但次年即被宝钢再次超过。 政府推动“做大” 河北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认为,河北钢铁集团2009年的产量之所以有较大提升,主要得益于两大因素:一是集团旗下新项目邯宝钢铁460万吨板材基地的逐步达产,二是由于河北钢铁产品中建筑钢材的比例比其他龙头钢厂高,而建筑钢材正是2009年需求最为旺盛的品种之一。 但业内人士多数认为,河北钢铁的粗钢产量超过宝钢,最根本性的原因仍然是整合。 河北钢铁集团是由我国两大钢铁集团唐钢集团、邯钢集团联合组建而成。此前,宝钢曾有意兼并邯钢,首钢也有意兼并唐钢,但都先后遭遇挫折,进展缓慢。 2007年,河北省发布的《河北省2007年加快推进钢铁工业整合基本思路》中首次提出,由唐钢来整合邯钢,组建河北钢铁集团。 2008年6月,这一思路变成现实,唐钢与邯钢合并,组成河北钢铁集团,原唐钢董事长王义芳出任董事长。2010年1月25日,原唐钢股份更名为河北钢铁复牌,标志着河北钢铁完成整合。 值得注意的是,唐钢与邯钢合并组成河北钢铁,从思路提出到最后付诸实施,都是由河北省政府推动的,连合并的消息也是由河北省副省长孙瑞林对外宣布。孙瑞林在对外宣布消息时称,这一举措曾经河北省委、省政府批准。 钢铁业“国进民退” 目前,河北钢铁总资产2237亿元,拥有唐钢、邯钢、宣钢、承钢、舞钢、矿业、国贸、财达证券、衡板、京唐、燕山大酒店等11个控股或参股子公司,堪称钢铁巨无霸。 但按照河北省的要求,河北钢铁要“通过适时整合省内民营钢铁企业和矿山资源”,到2010年底,产能达到5000万吨,占全省钢铁产能的2/3。而据河北省发改委的数据显示,河北全省去年的产能超过一亿吨,河北钢铁所占比重尚不足一半。换言之,河北钢铁在今年还将加大对省内钢企的兼并重组。 3月19日,河北钢铁与中信泰富签署协议,出资19亿元收购石钢80%股权。 至此,原河北省的6大国资钢铁企业中,仅剩刑钢仍由港资控制。此外,占据河北省内一半产能仍由民营钢企贡献。业内人士认为,这都将是河北钢铁的整合对象。 2009年,组建刚一年的山东钢铁在山东省政府的强力支持下,以近乎“强娶”的方式重组了日照钢铁集团。 但在重组之前的2009年上半年,日照钢铁盈利约18亿元,而山东钢铁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合计亏损超过13亿元。因此,这项重组在业界引起“国进民退”争议。 中国钢铁业产业集中度低、资本收益率低、技术与管理水平低,只有通过兼并重组以提高产业集中度,这早已成为业内共识。但业内人士质疑的是,为什么不让经营效率高的民企重组经营效率低的国企,而由亏损的国企反过来重组盈利能力较强的民企? 钢铁业重组退至“省域内整合” 但从宏观调控角度看,政府强力推动钢铁业重组也有其苦衷。 2009年3月公布的《钢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下称《规划》)指出,截至2008年底,我国粗钢产能达到6.6亿吨,超出实际需求约1亿吨。 规划并提出,2009年,钢铁产能要下降到4.6亿吨,2011年应在5亿吨左右。同时,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产能的比例达到45%以上,沿海沿江钢铁企业产能占全国产能的比例达到40%以上。 而实际上,根据已经公布的数据推算,2009年钢铁产量约5.64亿吨,同比2008年,不仅没有如规划要求的下降5%,反而增长了12.7%。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预计,2010年的产量将同比增长6%,达到6亿吨。 分析师谈道:“目前我国的钢铁产业虽然在省内重组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但就产品结构的完善以及产业布局方面,尚存在一定的缺陷。” 在产业布局上,如江西的南钢、萍钢,它们基本上是以生产建材为主,而且两者在同一条区域线上,会造成重复和产能过剩;又如湖北武钢,考虑到它本身城市的汽车需求比较旺盛,但是它却在板材生产上不是强项,很多汽车用钢还要从别的城市去获取,这些都是在产业布局上不合理。在产品结构上,虽然我国钢铁业已经产能过剩,但是在一些如冷、热轧薄钢带方面,还依赖着一定程度的进口。 “我国目前大部分钢铁企业产量高,但产品大多是‘大路货’,德国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的产量仅为河北钢铁的一半左右,但利润却是河北钢铁的5倍多,这主要是由于中国钢铁企业缺乏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所致。”分析师介绍。 因此,联合重组、压减产能对政府而言,已经迫在眉睫。 但钢铁业的重组一直都是未解难题,尤其是业内人士一直提倡的跨区域重组,进展极其缓慢。因此,才出现了由政府主导,强力推动省域内钢企重组的现象。而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当属河北钢铁与山东钢铁。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综合部主任王德春对《上海国资》表示:“目前中国的管理体制决定了本省市的重组整合相对比较容易些,推动也相对容易;而跨省市的联合重组操作比较复杂。” 分析师说,跨地区重组的困难主要在于,如何协调好地方政府的利益问题。并购后地方政府的GDP和税收将受到很大影响,而且一些钢铁项目已经有很大的投入,地方政府不愿将这部分项目交给其他利益方,如鞍本的并购。如果地方政府支持,并购就可以加快,如河北钢铁和山东钢铁的整合。“财政税收是结构调整的有力杠杆和重要工具,因此,在跨地区兼并重组中,利益分配问题是难以逾越的门槛。” 分析师表示:“现在沿海的钢材布局可能只有20%左右,相对偏少。因此我认为未来钢铁企业向沿海发展将是一种趋势。” 此外,分析师还提醒,未来还要关注民营企业在行业整合过程中的作用。2月23日宝钢集团与江苏沙钢集团签订战略协同合作意向协议即是重大标志性事件。宝钢向沙钢输出技术和管理,提升双方的市场竞争力;沙钢的优势是市场竞争体制下形成的灵活管理机制和成本控制方法。宝钢向沙钢借鉴在市场中形成的独特的竞争优势,增强协同效应,节约交易成本,实现合作共赢。不同所有制龙头企业的合作,将是对钢铁行业重组有益的探索。 |
|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