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聚焦京津冀:远期钢铁产能需控制在2亿吨,且看钢价如何反应?
  一、京津冀产能远期需要控制在2亿吨

  5月初,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深化大气污染控制中长期规划研究项目”成果发布。报告提到,从长远看京津冀三地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分别是钢铁、水泥和石化行业。若要实现区域空气质量达标的目标要求,预计京津冀三地钢铁产能远期需控制在2亿吨。

  此前,北京市已经于2013年1月1日首批开始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这项新版“国标”规定对6项污染物进行连续监测,包括老标准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和新增的PM2.5、臭氧、一氧化碳。其中,PM2.5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第一阶段目标值,35微克/立方米。

  近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柴发合称:“若要实现上述国标,从远期看,京津冀三地钢铁产能要控制在2亿吨”。由此可以看出,主要大气污染物需在2015年基础上减排40%至80%,钢铁、水泥、石化行业减排潜力最大。

  二、京津冀与大气污染积极抗战

  据环境部数据显示,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七省区市70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为55µg/m3,较2016年同比下降11.5%,较2013年相比下降37.2%(按照2013年开展监测的41城市计算)。京津冀三地PM2.5年均浓度为64µg/m3,较2016年同比下降9.9%,较2013年相比下降39.6%。

  我们可以看到,2017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明显下降,各项环保指标有所回落,可以说国家颁布的多种环保措施都已初见成效。而想要达到京津冀地区深化大气污染控制的中长期规划,2018年则需要继续响应相关部门的号召,深入落实各项环保政策。

  由生态环境部得到的最新数据显示,北京地区进入二季度以来,空气质量指数始终在轻度污染区间徘徊,甚至达到重度污染。在我们的印象中,春季看到的应当是蓝天白云,感受到的是春意盎然,灰蒙蒙的天空应该随着凛冽的寒冬而去。然而因为污染的存在,京津冀多地数次发出重污染预警,四月中又迎来了沙尘暴天气。可以说重污染天气并没有因为季节的变换而改变,所以环保之路也从未停滞。

  就在5月6日,武安市环保分局发布了《武安市2018年钢铁、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无组织排放治理实施方案》和《武安市重点行业分表计电实施方案》对武安市钢厂限产再次做出指示。

  三、京津冀钢价年后走势

  春节之后,钢价走势表现为“先抑后扬”。

  一季度,钢市价格呈现下坡式跌落,一方面是需求尚未打开,另一方面就是高企的库存使钢价难以得到支撑。其中北京价格由节后高点4140降至最低点3650。

  然而,一季度末全国钢材走了一波伶俐上涨行情。北京启动比较缓慢未跟上全国步伐,四月底京津冀地区建材价格才开始逐步攀升。而恰好是这一个月,环保政策频频出台。北京、天津、唐山、武安等多地因重污染天气出台环保政策,对钢铁等相关行业要求实施限产、停产措施。而限产停产对钢材库存有了直接的影响。

  库存方面,全国建材市场库存在一季度末开始下降。春节时候,北京库存逐渐累积并超过了杭州。随后,在库存开始去化时,两地库存差逐渐扩大。但进入二季度,我们可以看到库存差有所缩减。而二季度也正好与环保限产政策出台的时间基本吻合,也就是说环保限产为建材库存的减少做出了一部分贡献,进而对钢价也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四、综述

  近一周,京津冀地区建材价格整体保持高位震荡。商家当下出货不畅,成交有所萎缩,导致价格盘整为主。如果钢铁产能真的可以因为环保而得以缩减,不仅仅是为大气环境的改善做出了贡献,或对钢价也起到了一定提振作用。北京今日大螺承钢抗震报价在3890-3910之间,天津大螺承钢在3880-3900。